须要大胜!

而斗法之中,道门对我佛门亦必是手段尽出,更会令我等门下本就薄弱之根苗,不知要耗损多少在此次斗法之中——诸位对此,可有办法杜绝?”法智环视全场,再次出声问道。

他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佛门既要在次次斗法之中胜出,竞得全功,更要保存门下根苗,不要耗损在这次斗法当中!

“只有我们这些老家伙多出些力,为门下根苗多多遮护了……”又一白眉僧低声说道,“法智师兄,这次便令贫僧门下‘印知’参与斗法罢……

贫僧持戒修行数十年的誓愿,尽交托于印知。

印知修行进境一日千里,当能在此次斗法之中,抢占先机。”

法智闻听白眉僧所言,顿时微微动容。

而那白眉僧话音落地,又有几个老迈的僧侣纷纷点头,各自出声道:“法智师弟,我等皆已老迈,圆寂之日不久矣。

与其圆寂以后,一身修行誓愿尽皆消散成空,不若以结成愿力舍利,传于后人。

此次若令‘印知’参与斗法,我等亦愿将一身愿力结为舍利,传于印知。”

几个老僧如此发声,法智神色肃然,缓缓点了点头,“那便令‘印知’参与此次斗法。”

站在白眉僧身后,一直低眉垂目默不作声的‘印知’走出队列,跪在大殿中央,向群僧行礼,眉清目秀的年轻和尚眼眶微红,悲伤地道:“弟子必不辱使命,重振佛门声名!”

“何必难过?

生死一场,不过空空……”印知的师父——那白眉僧抚了抚年轻和尚头顶戒疤,他眼耳口鼻及至眉心之中,流泻下一股股若金沙般的‘大誓愿力’,滚滚‘大誓愿力’倏忽间钻入印知眼耳口鼻乃至性魂之中,他脑后巍巍誓愿,隐隐聚成一朵莲花!

而后,先前作出承诺的诸老迈僧侣,尽将一身誓愿修行结为舍利,与印知身形相融!

、斗法盛会(二)

印知脑后莲花开了又落,最终散化开去,在殿外阳光映照下,他脑后倏忽浮现了一道明光灿灿的顶轮!

而将一身誓愿修行尽皆送于印知的几个老僧,尽皆形容枯槁,在原地坐化。

佛门一日坐化四位高僧大德。

印知白马出长安。

……

长安城内,诸部不良人频频而动,扑向长安城外,远赴雍凉各地,他们将在暗中记录这一场斗法,为佛道诸脉计算功筹,于此次斗法之中胜出者,必将于第一次更新过后的‘玄门榜’上,获得一个显眼名次!

而随着晨间朝议结束以后,‘玄门榜’首次张贴于长安城内外各处人流密集的显眼位置。

更多的玄门榜,通传天下各地!

……

玄门榜首:无。

玄门榜第二:慧沼禅师。

法相宗第三代宗师‘慧沼禅师’,继承师祖玄奘、师父窥基之衣钵,译经无数,通悉内外,性意练达,已然身成‘十七地’中第十五地‘菩萨地’,度有余涅槃以后,成‘小乘佛’,渡‘无余涅槃’后,身即佛陀!

玄门榜第三:含光子。

李含光师事自魏晋生人‘常静帧’,常静帧乃茅山复兴中祖,至今虽隐于山野之间,但长生住世!

含光得中祖授法,自身禀赋更异乎常人,云游天下,修行途中,偶得‘灵文金记’,携天理变化之妙,宗万法造化之本,被群道尊为‘万法宗长’!

玄门榜第四:天野叟。

无人能知天野叟之真名姓,只李含光曾称一次修行入梦以后,忽于梦中观见‘无休无止、无始无终之大河’,滔滔大河之上,有一老叟立于浮木之上,正于河中垂钓。

李含光自问不能渡过那般大河,而天野叟却能乘浮木而游长河,可见修为之精妙,暂列玄门榜第四。

玄门榜第五:吕翁。

吕翁其人真名为何,尚未能探知。然其留下一卷《九真玉书》、一道《纯阳金丹决》于终南山之阳,后有名‘卢生’者,寻访终南山,在钟南山上人家借宿之时,于梦中得授此二卷真经。卢生梦醒以后,主人家准备的黄粱饭恰好蒸熟,因此‘黄粱一梦’,卢生创下道门‘天仙派’,门中弟子菁英众多,跻身天下道门前五之列。

玄门榜第六:神秀。

神秀和尚,北禅宗创始僧,弘忍弟子。

神龙二年之时,神秀入灭。

然至‘先天’年间,神秀和尚遗下佛骨舍利化光尘倾散,彼时嵩山震动,山中梵唱四十九日不绝,其后有北禅宗嵩山寺方丈‘法智’者,深入山中寻查佛唱根源,乃于嵩山龙脉之中,见神秀盘坐于龙首,为法智讲述诸般妙法,助法智一息踏入第十二地‘修所成地’。

玄门榜第七:李淳风。

玄门榜第八:汉道士钟某。

玄门榜第九:张果。

……

临近正午之时,雍州地界里,名作‘大原’的城池中。

城门内外的告示栏上,张贴地那一张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