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在心里毫不迟疑地否认道:这跟把特斯拉送去战争前线有啥区别?不是造孽吗?

田坚没有忽略皇帝的复杂眼神,心中的巨石也随之落地。

不知为何,眼前这位生于安乐,每日忧患的皇帝对诗书骑射的兴趣不大,也不爱下棋博戏,饮酒作乐,而是喜欢种地和捣鼓一些墨家的小玩意。

搁在明君辈出的时代,刘瑞的行为绝对称得上不务正业。但是因为各地的刘氏宗亲已经拉低了道德的下限,加上那个礼乐崩坏的春秋时代里出了很多禽兽不如的家伙,所以在这些人的衬托下,刘瑞的爱好正常得有点不可思议。

薄姬曾想说说刘瑞,提醒他要注意自己得身份,结果被刘启拦道:“让他弄吧!你不让他搞这个,万一他学坏了怎么办?”

远的不说,就说曾住长乐宫的刘启之子们有啥爱好……

嘶……好像也就爱读书的刘德和习武的刘非稍稍正常点。

余者……余者还是不提了吧!

“况且这摘星楼也不是给墨家建的。”

“等等,你说这六层高的玩意叫什么?”

田坚刚想进一步解释他们建这个的合理性,结果刘瑞听到“摘星楼”这三个字就忙不迭地打断道:“为啥取这个名字?”

“因为直白好听啊!”田坚有些莫名其妙道:“这楼是给阴阳家的子弟用来看星星的。其意为‘可摘星辰’,故命名为摘星楼。”

看过《封神演义》的刘瑞:“……”好家伙,纣王竟是我自己。

不过想想商周时期的技术水平……嗯!也许妲己让纣王建的鹿台也就是个三层高的土堆。

另外……

“朕没记错的话,阴阳家是有自己的学院吧!”刘瑞瞅着气势一变的田坚,脑袋一歪地打量道:“为啥要把阴阳家的东西建在墨家?”

“这……这是因为,因为我们墨家学院想要有个吸引人的地标性建筑。”田坚努力找补道:“而且不止是阴阳家的研究天象,我们也想看看星辰,增长知识。”

“增长知识是吧!”刘瑞一副“我理解你们的学习欲,但你们能不能装的更像点”的表情,直截了当道:“和阴阳家的,兵家的一起增长哪方面的知识啊?”

“嗯?”

田坚立刻不说话了,表情也从眉头紧皱的找补样逐渐演变为“我麻了,你随意”的死猪样。

空气在此微微凝固。

插不上话的卜式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缓和尴尬的气氛,结果他在打腹稿时,刘瑞就兴致缺缺道:“做得隐蔽点,别让他们闹到宣室殿里。”

卜式:“……”这也太偏心了吧!

田坚不由得松了口气,偷偷握紧的拳头也随之松开。

然而刘瑞接下来的话又挑起他那敏感的神经:“你们有这技术也往防御工程上想想辄儿啊!”

“还有那个炸药和火铳。”秦国之所以能把匈奴吓得不敢南下而牧马,一方面是因为匈奴在冒顿以前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而另一方面是秦国的黑科技比匈奴超前太多,以至于匈奴的射雕者在秦弩面前也要考虑拼不拼得过,跑步跑得嬴的选择难题。

别以为匈奴人都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这话就像无知者嘲讽“汉高祖的皇位是捡漏来的”一样可笑。

试问张骞出使西域是在汉武帝把匈奴打服之后,而张骞出使的任务之一就是学习西域的冶炼技术。

已知张骞出使西域时,大汉的冶炼技术弱于西域,那把西域当成肥羊宰了几十年的匈奴人怎会不学西域的冶炼技术?

而从后世出土的匈奴文物来看,他们的技术也确实不差。

然而武器制造是个大工业。

汉朝在军功制与中央集权的体制下能调动全国之力养出十万骑兵。而匈奴光有冶炼技术,却没把开采技术、工匠培养、武器研究也纳入一个军备系统,所以在一增三减的评估下,被秦朝打成那样也不算憋屈。

秦朝的普通弓弩射程只有八十米,但能射穿匈奴的皮甲与青铜甲。

而比弓弩体量更大的弩车的最大射程是八百米,曾创下将五人一串的丰功伟绩。

每每想起秦弩的可怕,刘瑞都在羡慕嫉妒恨之余对项羽的怨念更深。

霸王用一把火烧了咸阳,烧了藏书,烧了那些手艺精湛的少府工匠。

阳城延在秦少府时只是负责建筑的土木男,自然不能跨专业到武器研发上。而刘瑞找回的墨家子弟……算了,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改进后的马镫与马鞍已投入生产,就是不知朕想要的火铳何时能大规模配置。”

既然秦朝的精英工匠都被项羽宰了,那刘瑞只能退而求其次地研发另一种对游牧民族特攻的武器。

朱棣:火铳开路,骑兵收割,两面包抄,包你在瓦剌那儿大杀四方。

作者有话说:

好消息:制作秦弩的工匠被项羽宰了。

田坚的表情变了又变,精彩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