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起!

广场前干净整洁,每隔几米就有一个战士守卫,这次庆典邀请了部分外国友人参加,不容有失。

王建华他们都是京城本地人,以往来过广场不知道多少次,这次过来,感觉完全不一样。

他们递给检查的战士通行证,走了进去。

庆典十点才正式开始,现在还不到八点,然而观看区早已有人了。大家正在兴奋谈论,王建华他们加入进去,一点儿都不觉得等待的时间长。

过了一会儿,有人扛着机器过来,大家瞅瞅,看到了首都电视台的标识:“这是拍电视?”

来人道:“会拍摄一些画面,回头在电视上播放。”

因集成电路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国产电视机发展,以前电视机是有票也难买,现在首都的供销社基本上都有货,只要你拿着钱票,就能买到。

家家户户,有电视机的也多了。

像王建华家就有一台,虽然买回来时,被他老婆批了一顿,说他乱花钱,但现在已经成为他们家最宝贝的东西了。

夏天晚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半个胡同的人都跑过来看。

因着电视机,他儿子在小伙伴中间忒有面子。

大家热心地上前帮忙,并询问:“我们会上电视吗?”

首都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笑道:“可能会有一两个镜头。”

大家顿时整理衣服的整理衣服,整理头发的整理头发。

万一自己被拍到,衣衫不整,发型凌乱,那不是在全国人民面前丢脸吗?

还有人好奇:“机器放在这里,能拍到领导人他们吗?”

“我们还有同事在其他地方。”

整个庆典自然不止一组拍摄人员。

城楼上,另一组首都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正在安置机器,除了他们,还有其他的新闻媒体,人民日报的人也在,正是经验丰富的老记者翟娅带队。

有人过来告诉他们什么地方能拍,什么地方不能拍,尤其是某些方位,一定不能拍进去。

翟娅等人点头,能被派来的都不是新人,对这种事,心里有数。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受检阅的队伍依次进入等候区。观众席远远地看见,激动不已。

“那是新式的军服吧?看起来真精神!”

“他们手里拿的枪是不是也是新的?感觉跟以前的不一样……”

“哎呀,看不清……”

“别急,等会儿接受检阅,从咱们前面过,就能看见了!不知道这次,会有哪些部队接受检阅……”

城楼上,观看的人也陆续进场,领导人们、英雄模范代表们、外国友人们……城楼上的媒体们暗暗关注。

他们心里也好奇,那个让人特地和他们叮嘱不能拍摄的方位会是什么人。

终于,人来了。

一行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人,有人腿脚不便,还是城楼上的工作人员搀扶上来的。他们的服装并不醒目,相反,衣着简朴,气度却不凡。

媒体们隐隐猜到了他们的身份。

让他们惊讶的是,在一群老同志之中,有一张面孔年轻得过分。

他们本以为她也是城楼上的工作人员,可其他工作人员都下去了,她却留下了,还和那些老同志们站在了一起,相谈甚欢,似乎是他们中的一员。

翟娅认出了她:“是她……”

距离她上次采访她,不过几年时间,她竟已经成长到如此地步。翟娅的心里仿佛有温水在流淌,欣慰又满足,嘴角边不由自主露出笑容。

城楼上的安保人员见他们看着那个方向,再次和他们强调,那边不能拍。

他们保证道:“好的,知道。”

那边,孟秋手扶着栏杆,张望了一下,兴致勃勃。

朱教授算了算她的年纪,道:“没看过阅兵吧?”

孟秋重重点头:“没!”

以前看过,但从来没有在这个角度、这个位置看过。

她的激动之情一点儿都不比观看区的人少。

大家看她兴奋的样子,心下好笑。

他们是提前几天到的,上面给他们安排到了国宾馆,那里环境好。他们这些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病,这几天也是顺便让他们疗养。

孟秋也是其中一员。

上面让他们好好休息,但大家哪儿忍得住不工作?照顾他们的人直接把纸笔都收了。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没有纸笔计算,那就大家互相探讨探讨吧。

几番交流下来,他们就发现了,她的思维能力、专业水平、知识广度,远超同龄人。

这段时间,他们都快忘了她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了。

这个时候,她倒是显出几分同龄人的活泼。

一帮老教授们慈爱地看着她,计算机所的薛教授道:“小孟,你来我这边,我这里视野好,看得清楚!”

材料应用所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