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第3/4页)
章节报错
“思来想去,只有把裴行俭调回来了!”裴居道叹了口气:“若论大唐的武将,能和王文佐较量一二的也只有他了,只要能打赢,那自然万事好说!”
“那也只能如此了!”裴皇后叹了口气:“早知如此,又何必行此险策,便是被易后,也不一定会死呀!”
范阳。
曲折连绵的燕山山脉就好像一道隆起的高墙横亘于东北亚大陆上,将华北平原和蒙古高原划分开来。而范阳就位于燕山山脉的南麓,数条穿越山脉的谷道汇聚于此地,自古以来便是草原牧人和中原农耕的交汇之处。
“终于赶回来了!”看着远处背倚着燕山的范阳城,王文佐长叹了一声:“希望不会来晚了。”
“大将军请放心!”卢十二笑道:“就算是朝廷信使先到了无妨,只要您一声令下,城中卢氏,祖氏,高氏几家肯定会揭竿而起,范阳城肯定是您的。”
王文佐撇了卢十二一眼,没有说话,这厮的口气倒是不小,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那你就先去城中,看看情况如何!”
“遵命!”卢十二应了一声,便上马出发了。王文佐回到马车中,对薛仁贵道:“薛公,你觉得如何?累不累?”
“坐在这马车里有什么累的!你也太瞧不起我这把老骨头了!”薛仁贵有些不服气的答道,他把玩了下马车的陈设:“不过你这马车的确是好东西,又快,又不颠簸,送我一辆吧?”
“这个好说!”王文佐笑道:“等到了洛阳,我就让工坊为您造一辆好的。”
“洛阳?”薛仁贵瞥了王文佐一眼:“你口气倒是不小,东都在你眼里。就和纸糊的一般。”
“以顺讨逆,又有什么难的?”王文佐笑道。
“算了,嘴皮子我是不如你们年轻人了,若是我猜的不错,长安那边估计也说他们才是顺,你才是逆吧?我是分不清你们谁对谁错,可他们毕竟是在长安呀!”
“呵呵!”王文佐笑道:“薛公不以为我是逆贼?”
“哎!”薛仁贵叹了口气:“我倒不是拍你的马屁,若是旁人像你这么做,那肯定是逆贼无疑,但换了你王文佐,我倒是真的糊涂了。”
托付
“为何这么说?”
“若你是个逆贼,那你已经得到的也未免太多了,野心也太小了!”
“太少了?太多了?”王文佐笑了起来,片刻后他的笑声渐渐平息:“薛公,你说的不错,此番事了,我也应该解甲归田,好好过几天安生日子了,否则岂不是对不起这半生戎马挣来的家业?”
“解甲归田?”薛仁贵冷哼了一声:“你此番要是输了,那就是族灭;赢了也容不得你抽身出局,不说别的,你和倭国王女生下来的孩子才几岁,能压得住你手下那帮子骄兵悍将?解甲归田,娇妻美妾那是我这种老家伙才能过的日子,你还没这个福份呢!”
“是呀!我确实没这个福分!”王文佐点了点头:“那薛公你愿不愿意用余生屈身侍奉我那不成器的孩子,给子孙后代挣一份家业呢?”
“好呀!”薛仁贵倒是答应的爽快:“不过我事先说清楚了,我在大唐现在是平阳郡公,食俸七百五十户,你让我侍奉你那孩儿,总不能比这个少吧?”
“七百五十户?”王文佐闻言哑然失笑:“薛公原来还是担心这个,你有几个孩子?我就给你几个七百五十户的实封,世袭罔替,至少可以保你家四五代的富贵,如何?”
“每个孩子都七百五十户?”薛仁贵脸色微变:“当真?”
“自然是真的,不过封地不在大唐,若是在大唐那就只有钱米,没有实封!”王文佐笑道。
“女儿呢?”
“减半,四百户,如何?”王文佐笑道。
“四百户?”薛仁贵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我的儿子还好,只有五个,女儿可不少,足足有八个,你可别后悔!”
“五个儿子,八个女儿,全加起来也不到万户,能换薛公侍奉我那孩儿,这有什么好后悔的!”王文佐笑道:“薛公就算现在再纳两房小妾,再生几个也算数的。”
“都快七十的人了,生不出,生不出了!”薛仁贵连连摆手,他叹了口气,翻身下马,对王文佐拜了三拜:“既然三郎如此看重,那老夫这把老骨头就交给你了,任凭驱使!”
王文佐受了薛仁贵三拜,方才下马将其扶起:“当初我在海东招降纳叛,麾下良莠不齐,稚子年幼,不识贤愚,便托付给薛公了”“三郎放心,老朽既受托付,自当尽心竭力,田亩之中若是禾苗便留下,若是杂草,除去便是!”
两人说到这里,都已经心领神会,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原来王文佐此番东来,平定战乱之余,也留心了下昔日部属的情况。以他的眼力自然能看出自己这些年在长安,这些留在倭国、百济等地的旧部个个部曲众多,财雄势大,而自己远在长安,彦良还是个孩子,隐然间已经有了尾大不掉的势头。若是自己能够在消灭了乞四比羽等人之后留在当地,花上个几年时间削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