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汉,完成第一次北伐,则十年内难再一统。”

因为再过些时候,就是苻坚的叔叔苻健僭越称帝,整个局势将会变得全然不可控。

杜牧将时局的分析对桓温一一道来,事无巨细,清言娓娓。

桓温见他不过弱冠之年,然而眉目俊雅,言辞珠玑似玉,胸中有万言策,更胜十万甲兵,顿时惊为天人,推崇备至。

世间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人!

“我见牧之,如鱼得水,如高祖得见子房”,他这般感慨道。

杜牧:“……”

话是好话,但「高祖见子房」什么的,总让他想起了万朝所流行的一个梗,那就是汉光武帝见陨石,「如秀见陨」。

杜牧就这样成为了桓温的谋士,未来还会升级成谋主。

他一直在等待着桓温的天命之子郗超的到来,但郗超不知究竟出了何缘故,到现在都不见踪影,便是他的表兄弟王徽之,此前也不曾寻找到他。

桓温对他的忧虑很是不解:“左右不过一个郗家子,高平郗氏自郗鉴去后便大不如前,牧之何以如此挂心?”

杜牧:“……”

你清醒一点,那是你的命定谋士啊桓大司马!!!

然而,他又不能将这话告诉桓温,于是只能在荆州府当了参军,开始熟悉一应机密要务。

本次他来与会稽王接洽,也是他自己要求的,不然桓温可不会放人。

一来他不是世家中人,会稽王说得罪也就得罪了,并无利益冲突。

二来他准备会见一下沈约等人,商议好接下来的形势计划。

……

此刻,周围的各府使者陆陆续续地递上信件。

司马昱冷僵着脸,飞速在心里评估着如今的形势。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没办法,只能掏钱!

只要他还不想就此自绝于士林交际圈,就只好将错就错,吃下这个哑巴亏。

他真的心气难平啊……花自己的钱赞助桓温,这是彻头彻尾的资敌行为!

司马昱经营了这么久,苟字当头,多年来始终维持着事事低调、冲淡谦退的良好形象,就是想爬到最高处看一看上面的风景,哪里肯因为一件小事莫名其妙折在这个地方。

唉,都怪敌方不当人!

司马昱让自己的幕僚把使者们都请进去,最后参照桓温的标准,将其他州府的粮食也都按五十万包每州的水准补齐。

又说了一箩筐好话,只盼望各位心胸宽阔,莫要记恨先前的差别对待之事。

这是什么吃力不讨好的行为啊,司马昱欲哭无泪。

最后合计共一亿三千三百万钱,司马昱掏空了会稽王府的多年积蓄,又砸锅卖铁,拿了许多的奇珍之物抵押,好容易才艰难地凑到一亿零三百。

他只好去找四哥,武陵王司马晞借钱。

司马晞这一年刚进位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正春风得意。

他正在校场练兵,挥舞长枪英姿飒沓,被司马昱喊下来的时候还不太高兴。

待听明来意之后,无比随意地挥了挥手:“你要借钱?没事,本王有的是钱。”

他平日又不乱花钱,生活很是节俭低调,所有亲王俸禄都存在手中:“借多少?”

司马昱老老实实地说:“三千万钱。”

司马晞以为自己听错了,愕然道:“多少?”

司马昱声音转低:“……三,千,万,钱。”

话音未落,一只手猛地将他丢了出去,顺带在他面前将门重重关上了。

烟尘四起,呛得司马昱一阵咳嗽,只好使劲拍门,一边呐喊道:“四郎,我知道你在里面,你快给我开门啊!”

司马晞一阵怒喝:“滚!!!”

莫挨老子,你休想过来骗我的钱!!!

外面的拍门声愈发响亮了,司马昱试图打感情牌:“四郎,你我从小一起长大,棠棣情深,更是同为辅政大臣……”

司马晞的声音几乎突破了天际:“本王跟你不是一个妈,你离本王远点!”

司马昱:“……”

眼见司马晞如此冰冷无情,他一边恼怒于这脆弱的兄弟情谊,一边满心郁闷地打道回府。

待路过山庄时,他恰好挑开车帘,看见沈约坐在门店中,依旧是如当日那般清清淡淡,皎如云月的模样,反观自己,却是焦头烂额,无比狼狈。

司马昱不禁怒从心起,想也不想地跳下车,大步向着沈约走去。

“好家伙”,沈约将镜头搁在桌案前,而镜头的那边,是表面上出主意,但其实只想看热闹的郑成功,“世祖陛下猜得没错,他果然上门了。”

郑成功现在每天就指望着司马昱吃瓜,为枯燥无味的征伐印度生涯提供了许多欢乐。

当一场战斗沦为碾压局的时候,其实就没什么意思了。

这次大明的众多将领,包括新选拔出来的一批,都走上战场得到了烽火的淬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