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仪式结束之后,曹阳直接跟着刘天武一起回去。

期间自然是要谈一谈南山集团的工作的。

“动力电池的发展,各级都有一些补贴政策来支持。”

“但是储能业务现在还没有什么特别的政策优惠,我们羊城市正在考虑如何制定相关的鼓励方案,同时也会推动部委和岭南省出台相关的一些方案出来,到时候我也会安排小罗跟你们对接,看看怎么尽快把这个政策给制定出来。”

一个新兴的业务要发展,肯定是有不少障碍的。

要想让这个行业发展的更快一点,政策扶持往往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

这也是刘天武能够帮到忙的地方。

所以哪怕是曹阳没有提出要求,刘天武都是主动的安排人去推进了。

毕竟,南山电池的总部就在羊城。

这个储能业务发展的好,羊城也是可以受益的。

哪怕是刘天武知道南山电池已经在考虑将一部分工厂放在外地,他也照样在帮忙。

毕竟,到了他现在的这个位置,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调到其他的地方任职。

所以他倒也不再一味地追求让南山集团把所有的工厂都放在羊城。

要不然到时候他去到外地了,再想让曹阳去他所在地辖区修建工厂的话,那话就有点难以开口了。

未雨绸缪,那也是他这种人物需要提前考虑的事情。

“多谢领导支持。”

“我们也会跟电网那边沟通,看看他们能不能在电价等相关的方面给一些支持。”

“比如使用储能的电,工业用电也按照民用电来计算,估计很快也会有一些进展。”

一路上,曹阳跟刘天武比较充分的交流了储能业务相关的事情。

南山集团的相关团队,也在紧锣密鼓的推进自己的项目,同时主动出击,找到各个地方寻找合作的机会。

这么多动作,自然也是引起了同行的注意。

“王总,南山电池现在似乎准备发力储能业务,我觉得这个业务似乎挺有前途的,是不是也可以考虑进军储能市场?”

作为比亚迪电池业务的负责人,吕发祥这几年的压力是比较大的。

明明比亚迪是比南山电池更早搞电池,但是现在的业务却是被反超了。

关键是南山电池的业务已经全面开花,在国内国外都有不少客户了。

虽然王福没有因为这个问题说过吕发祥的不是,但是吕发祥自己却是有点接受不了。

所以对于南山电池的动静,他都是非常关注的。

昨天南山电池刚刚在羊城跟芯片设备工业园合作举办了储能站的奠基仪式,吕发祥今天就来找王福了。

“这个新闻我也看到了。”

“南山集团的储能业务,我听说是为了风电设备的轴承业务和叶片业务服务了,不一定会是一个长期的战略。”

“并且储能业务对电池的要求相对较低,不能完全发挥我们的技术优势。”

“到时候其他的电池厂家肯定会瞄准储能业务,展开恶性竞争。”

王福觉得动力电池是各种电池里头技术门槛最高的电池,只有坚定的在这个领域做大做强,才是最合适的。

至于南山电池选择了两条路发展,那是因为南山集团的业务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

所以哪怕是储能业务不挣钱,南山集团也能在其他地方把钱挣回来。

放在比亚迪身上,就有点困难了。

具备产业生态圈的企业,在竞争的时候是有着自己独特优势的。

“确实如此,不过我觉得储能业务对于提升电池工厂的产量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到时候我们跟南山电池的产量差异就会更大呢。”

吕发祥将自己的担忧给说了出来。

去年,比亚迪还是保持了国内电池行业老二的位置,老大肯定是南山电池。

今后如果比亚迪不搞储能业务,其他电池厂家都搞的话。

那么行业第二的位置都不一定能保持住。

这个风险,他肯定是要跟王福说清楚的。

要不然到时候他是要背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