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703(第2/2页)
章节报错
放眼整个华夏,除了那些大型央企,就没有几家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能够达到1万人。
而南山集团的一个智能网联中心就有那么多的人数了。
更加不用说南山集团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机构。
到时候南山集团的研发人员就会有好几万人,这个规模已经可以跟世界一流的大型企业相媲美了。
就连电装也不敢在这方面跟南山汽车零部件比较。
“是啊,所以我才担心啊。”
孙一超说的话,林元武自然是能够理解的。
但越是理解,心里就越是发愁。
“我们有没有办法找到南山汽车零部件的一些把柄,直接从技术上去否定他们?”
单靠营销,林元武知道东瀛企业是不可能比得上华夏本土企业的。
但是如果扯到什么技术之类的东西,情况就应该不一样了吧?
他对电装的技术底蕴还是有信心的,觉得只要找好切入点,到时候应该也可以让南山汽车零部件难受一把。
“南山汽车零部件的产品,不能说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我们就算是吹毛求疵的去折腾一些小东西,最终的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
孙一超的回答直接就打破了林元武的幻想。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个日子可就有点不好过了。
而就在南山汽车零部件和电装都在采取各种行动的时候,羊城本田内部也是在讨论这个话题。
相对丰田汽车来说,羊城本田对电装肯定是没有那么多庇护的。
甚至在本田内部一直都有一种声音,就是“去电装”化。
一个零件,如果日立、松下和京滨等其他东瀛系厂家能够生产,他们就不想给到电装。
毕竟,电装是丰田汽车旗下的产业。
而本田汽车在东瀛乃至全球的地位都是比丰田汽车差挺多的。
如果说丰田汽车是东瀛的央企,那么本田汽车就是东瀛的地方民营企业。
但是这种关系在华夏不是那么的明显。
甚至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本田汽车跟丰田汽车是差不多体量的。
毕竟,98年开始进入到华夏的本田汽车,现在在华夏的年销量是高于丰田汽车的。
雅阁、crv、思域和飞度、奥德赛等车型的名声,一点也不会比凯美瑞、rav4、卡罗拉和雅力士差。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羊城本田内部面对电装的这一次燃油泵召回,也是有不同的声音。
“木村部长,我们现在的仪表有一半都是电装在做,发动机的vtc执行机构也是主要由电装在生产。”
“至于燃油泵、起动机和发电机,更是被电装给垄断了。”
“这种情况下,我们跟电装的交涉是处于被动地位的。”
“东瀛本田研究所把这些零件都定给电装了,我们还怎么去跟人家谈价格?”
“没有竞争,谁都不愿意主动的降价。”
“甚至它们在生产零件的时候,都不愿意投入新的先进生产线去生产,最终导致零件的精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燃油泵这一次会出事,不就是这个原因吗?”
“我觉得是不是趁着这一次的机会,要跟东瀛本田研究所那边好好的沟通一下,把电装的燃油泵给到其他厂家来生产。”
“给电装一些教训,让它们知道不是所有的零件都是东瀛本田那边定好了之后,华夏这边就动不了了。”
李华荣作为羊城本田采购部副部长,对于不少东瀛系供应商都是有很大意见的。
这些供应商的订单获取,基本上不是通过羊城本田获取的,而是在东瀛本土就已经确定下来了。
人家不依靠你获得订单,不需要求你就能获得订单。
这么一来,你找他们去谈价格的时候,对方的配合度自然就不是很高了。
至于你想要更换这些供应商,那就更是跟登天一样难了。
东瀛本田研究所的人一句开发工时不够,或者日程赶不上,就直接把你打发了。
甚至你的邮件联络过去,人家根本就回都懒得回复你。
让你没有任何的脾气。
李华荣显然是受够了这种事情。
所以戴汉彪找他吃饭的时候,只是简单的提了提南山汽车零部件的燃油泵的情况,他就上心了。
哪怕是拿南山汽车零部件来恶心一下电装,李华荣都觉得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