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茹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那顾老板可以放心,秦川知府是个好人,不会牵扯无辜人的,你不要担心,回去耐心再等几日,应当就放人了。”

顾苒心中微定,对她道谢。

刘欣茹不好意思地摆手,“没什么,都是小事而已。”她话锋一转,悄咪咪问:“顾老板可不可以透露一下,什么时候有新盲盒?”

她好去收拾收拾库房的一堆东西卖了。

“很快。”顾苒不介意提前跟她透露,“水云间会上卫生盲盒和镜子盲盒,每个姑娘必备的东西。”

说完又从怀里拿出一张盖了自己私印的免单券。

“这个送你,刘小姐还没去过雅湘斋三楼吧,拿着这个免单券去,可以免单一顿饭。”

这些免单券都是顾苒以备不时之需走人情用的,头一次派上用场。

她在刘欣茹这里打探了消息,给一些好处,可以收买人心。

分家

刘欣茹还真没去过雅湘斋三楼,好奇地看着免单券,“三楼有好吃的吗?”

“有,而且和火锅不一样,比火锅更丰盛一些。”顾苒笑道。

刘欣茹蠢蠢欲动,越发觉得顾苒真好,她明明也没做什么,只是说了几句话,就收到一顿饭的礼物,以后得多多支持顾老板的铺子才行。

顾苒没多留,与刘欣茹道别,回到杨柳村告诉杨兰花这个消息,与此同时,一家人终于松了口气。

杨兰花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平日自己管的太多,操持的太多,让王翠娘心安理得享受太多,才养成这种烂泥扶不上墙的性子,不听劝告,吃不了苦,还懒得要命。

这不行啊。

说到底,日子都是过给自己的,以后等她和老头子没了,王翠娘还这样,拖累的就是老大一家子人。

杨兰花心里下了决定。

得分家。

分家后打理整个家里里外外,真的体会到不容易,或许老大媳妇儿才会有进步。

她跟老头子商量这事儿,开始老头子不同意,不知杨兰花说了什么,才让他同意了。

趁着眼下所有人都在,杨兰花直接跟他们说分家的事情,等王翠娘回来,事情就是定局,无法回转。

“我跟老头子商量了下,日子,到底以后你们还是要自己过的,爹娘不能陪你们一辈子,分了家,希望你们都能有所长进,尤其是老大你一家子,你身为主心骨,要立起来才行,不能被媳妇儿牵着鼻子走!”

苏平顺犹豫道:“爹,娘,干嘛好好的要分家呢,这样不是挺好的吗?”

“苒苒和老二媳妇儿都在镇子上有了自己的铺子,老三不日还要参加秋闱,老二也经常住镇子不回来,日子眼见越过越好,老大你也得好好想想自己家,日后怎么谋生。”杨兰花苦口婆心道。

“我与你们爹打算另起一处院子自己住,老二和老三家都住镇子,这破屋子就留给老大家吧。

家里一共二十二亩旱田,分成四份,我与你们爹占六亩,老大家的有了房屋,就给四亩,老二和老三家各六亩。

家里鸡有四只大的,剩余都是小鸡崽子,平分四份一家各占一份,鹅是苒苒带回来的,归老三家。

剩下的米面和碗筷罐子物什,都平分就好。”

杨兰花说到最后,提起黄牛和牛车。

“这牛车,是出了十几两银子买的,你们有谁想要吗,用三亩良田换。”

顾苒和苏平河无所谓,他们要了这牛车也没什么用处,既不耕地也不需要牛车来送水,徐惠心和苏平书也用不着,只剩老大家了。

苏平顺最需要牛车,他平日可就指着牛车谋生呢,少了什么都不能少牛车。

“我要吧。”他说。

“那行,老大家腾出三亩良田,我与老二老三家各一亩,虽然分家了,过年过节总还是要一起过的,孝敬不能少。”

东西分完,杨兰花又叮嘱他们几句,转而将徐惠心和苒苒喊进东屋说体己话。

她拿出钱匣子,里面都是攒的银钱,整整齐齐分成四个钱袋。

“东西分完了,这些是银钱,扣除盖房的钱,你们每人拿一个,数目都是一样的,先前买那牛车花去不少,就剩这些了。”

钱袋中有碎银,大部分还是铜板,顾苒掂了掂,估算每个里面大概一两多银子左右。

她将钱袋重新放进钱匣子,“娘,我和平河不需要银子,这些就当我们孝敬您的,可能有些少,回头再给您添些需要的东西。”

杨兰花瞪她一眼,上回那五十两银票她还收着没拿出来呢。

徐惠心也不缺这点银子,便同顾苒一样,附和地点头,“对,娘,我和大书也不缺这些,您和爹拿着去买些好吃的吧,玉儿还没议亲,等玉儿议亲,您也要给她置办嫁妆。”

不说苏玉儿还好,提起苏玉儿杨兰花都快气死了。

“她现在是自己赚了银子,长能耐了,每次跟她说嫁人的事,她都跟我推脱,再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