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清遥拍拍方文道的肩膀:“你随我同行。”

四人最先去了柳氏绸缎庄。

柳氏绸缎庄的掌柜的认识方文道,见府尹登门,立刻亲自接待。

柳掌柜拉着方文道的手一个劲儿的说,您缺什么,遣下人来一趟就是了,何必亲自登门呢。

方文道缺的是心眼子,怎么应付各路地方官员的心眼子。

他小胖手一挥,驱走掌柜的,拉着谢清遥去角落急急可可的问话。

小石头一进门,第一眼就往先前那挂着虎头帽子的地方看过去。

可是虎头帽子已经变了花样了,和他那顶不一样了。

沈星河看假装没看到小石头眼中的失落,问掌柜的:“虎头帽子还有吗?我上次来买过的,最好是和上次一样的。”

小石头听得这话,眼睛一亮。

沈星河给掌柜的简单描述了一遍上一次买的样子,小石头也插嘴,也在尽量给掌柜的描述。

“那个虎头帽子眼睛大大的,耳朵立着的,外面勾了一层白色的毛。”

小石头说。

掌柜的马上让伙计去找,翻箱倒柜的找出了不少虎头帽子,做工都是一流的,丝毫不逊色从前那一顶。

小石头看了看,眼中黯淡了不少。

他看向沈星河:“没事的,沈大哥哥,我不要了。”

沈星河:“这些没有你喜欢的么?你瞧这个,也不错。”

小石头摇头。

小石头只想要他那一模一样的。

这大概是小孩子没有任何原由的执念。

沈星河挑了一顶,戴在小石头的脑袋瓜上,他垂着脸,把帽子扯下去了。

沈星河又换了一顶,戴在小石头的脑袋瓜,这一次,帽子还没落在他脑袋上,被他躲开了。

这换宋姨,高低得给他来个大逼兜,斥他一声:倒霉孩子,真不听话。

掌柜的用哄孩子的语气哄着小石头:“小少爷,这个做工可是上乘的,用狐狸毛勾的,之前你买的那个是羊毛,不如这个值钱。”

沈星河就那么盯着小石头。

小孩子眼中对物品的价值没有分别心,在他眼中,那虎头帽子赋予的意义一定是有不同之处的。

他忽然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母亲突然回来,还破天荒给他带回了一个书包,他还记得自己收到这个书包时候的激动和雀跃。

他背着书包上学,恨不得把书包顶在脑袋瓜上,就盼着有人问他一句:哟,背新书包啦,谁给你买的。

然后他会大声的说,是母亲给买的。

很可惜,无人问津。

但,那也丝毫不影响他爱了那书包很久。

因为这个礼物,被赋予了爱的证明,所以显得意义重大。

但小石头再成熟,到底是个小孩,此刻闹起了脾气,沈星河跟他讲道理也没用。

他让掌柜的给他量尺去了。

给小石头买好了衣裳鞋子,他们去了木匠铺子,沈星河和谢清遥说要给小弟们发红包,便神神秘秘的把佯装忙碌的老莫和陈氏兄弟叫去了后院。

明显不想让谢清遥知道。

谢清遥便也没问,和方文道讲解《孙子兵法》:

“战争,意味着流血与牺牲,每一个战士的背后,都代表着一个家庭。

于家,他们是母亲的儿子,是妻子的丈夫,是孩子的父亲。

于国,战争所消耗的物资庞大,仗打得再风光,百战百胜,也不算上乘。

最上乘,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所以,如何从利益冲突,转变为共赢,各取所需,能做到兵不血刃,这才是上策。

这便是,‘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但是”

谢清遥忽然顿住,见小石头双眼发亮,两个人目光对视到一起,小石头站起来了。

“谢大哥,我想去茅厕。”

谢清遥应了一声,小石头独自跑出去了。

谢清遥回头看了一眼小石头,也出去了,方文道拿着兵书跟着谢清遥身后。

方文道有些好奇:“那小子干什么去?不是去茅厕吗?怎么绕来绕去的。”

两个人跟着小石头一路去了酒楼后面,又行一阵,见小石头扭头去了一条散发着浊臭的巷子。

那巷子里躺着十五六个小乞丐,最里面的坐着一个少年。

那少年脑袋上带着一顶虎头帽子,正是小石头沈大哥哥给他买的那顶。

虎头帽子脏了不少,少年脑袋大,把虎头帽子绷开了线,勒在他脑袋上显得有些滑稽,不过有帽子御寒总比没有强。

小石头走过去,有个小乞丐哄笑:“哟,小石头,这是上哪个绝户家给人当便宜儿子去了?

捞了这一身好看的棉衣?”

在小乞丐们的眼里,被收养,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甚至有些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