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随着天气重新转暖,战争的阴云却是逐渐密布,,数千里漫长战线上,明军的獠牙再次张开……

-------------------------------------

正月立春以后,逐渐进入春雨时节,尤其是南方,转暖来得快,许多地方已经开始春耕。

这对光烈朝廷也是一大考验。

之前光烈六年,是趁着秋冬农闲之际开战,人力充沛,可现在战争仍在继续,甚至即将进入关键时刻,而南面腹地的农业生产却又进入春耕,很容易导致粮食减产。

两者的平衡,是一个困难工作,尤其是对于内阁而言,负担不小,几个留守阁臣,从正月以后,就开始连轴转了。

而体现在前线,就是支前民夫数量大为减少,后勤压力增大。

三条战线的支前民夫总数,由八十万,降低到不足三十万,只有之前的一小半。

而其中十四万都集中在西北方向,南边两个战场,能用水运,尽可能少用人力。

尽一切可能减弱战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是国家头等大事,朱由榔宁愿战争进展缓慢些,也不愿意造成后方农民大规模破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为了应对这个局面,内阁提出五点解决方法,

首先是增加从东南亚运粮力度,从往年每岁一百万石,增加到一百六十万。

其二,是增加对支前民夫的补贴力度。

原先的民夫支前奖励还只停留在减税方面,现在却是增加了现金奖励,按照服役时间,每月按标准普通军士饷银的七成发放补贴。

其三,对于家中有劳力参与支前的家庭,地方府县衙门需以财政组织人手,帮助春耕。

其四,各地民兵部队,暂时停止活动,只保留少数,不到十万人的规模,用于补充前线战损。

最后,大明皇家银行,向财部签发四百五十万元的“春耕国债”,用于稳定农业生产。

这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春耕时节,不仅是农忙,而且也是古代小农家庭最脆弱的时候,去岁存粮即将耗尽,而今年的夏粮又未到来,正是青黄不接。

要么只能向士绅地主借高利贷,被盘剥殆尽,几年过后,就得卖田抵债,沦为佃户,要么就得卖儿卖女,牺牲骨肉至亲,来挺过难关。

这就是千年来封建社会的常态,就是所谓“田园牧歌”、“太平盛世”。

之前有大臣建议,可以效仿前宋王安石变法所用的“青苗法”,来代替士绅,以朝廷向百姓发放“青苗贷”,帮助农户挺过春荒。

但在内阁和天子的反复思量以后,还是放弃了。

王安石的青苗法可不是什么好政策,这年头“皇权不下县”,地方胥吏那就是土皇帝,上面政策制定得越好,下面执行就会越糟糕。

北宋的青苗法,最后就变成了地方官吏强行摊派,最后反而残民害民。

所谓皇权,其实根本就制不了几个人。

朱由榔穷尽心思,反复思量之下,发现自己唯一能做的,竟然只有减税……

而且哪怕再怎么减轻压力,这么大规模的战争,消耗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说不会影响后方,那是屁话。

谁也不知道,这三年以来,所大明所积蓄浅薄家底,能撑到什么时候,百姓的忍耐程度,底线在哪里……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

何况现在大明可不止是“带甲十万”,而是带甲五十万,战马数万匹……

不过好在,比起咬牙苦苦支撑的南面明廷,北面的清廷,直接就进入财政崩溃状态了。

在年前,多尔衮还能维持自己新政以来的开明形象,执行孟乔芳所说那种安定民心,招抚屯垦,减轻赋税等等鼓励生产措施。

可当眼下生死存亡之际,数十万大军巨大后勤压力砸下来,到底还是只能靠搜刮筹措了……

山东、北直、河南、山西等地,停了两年的九厘银重新开征,还多加了一笔“平南饷”,要求山东多缴四十万石,河南三十万石,北直四十万石,山西三十万石。

多尔衮知道,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只在主动破坏自己这三年以来好不容易经营出的局面。

但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赋税重担,也进一步加大王愬在北直所引起的抗清民变力度。

河南地区活跃的民间抗清武装榆园军,开始活跃起来。

各条战线的对峙态势,即将被打破

而襄阳战役,将成为这一转折点。

重炮(上)

承天府西南面的章山,明军光复中军先锋部队正于此驻营。

随着风雪停息,天气转暖,两军将士的行动力大大增强,战事一触即发。

赵印选以王兴部为先锋,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