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节(第3/3页)
章节报错
于晚年。
其实所谓“物理小识”和真正的物理学关系不大,更类似于一种自然哲学,缺乏引入真正的数理体系,伽利略的科学方法与笛卡尔的数学体系,才是近代物理学不同于自然哲学的关键。
好在此时也并不晚,至少笛卡尔都还在世。
通过与利玛窦、徐光启等人的思想碰撞,方以智本人的科学观已经走到了时代前列,比如他所着的《东西均》里,就已经把现有学术体系分为“质测”(自然科学)、“宰理”(社会科学)和“道几”(哲学)三大类,突破了两宋以来的儒家理学统治边界,重新探讨认识世界的问题。
朱由榔在后世是工科生,虽然具体知识大多被忘到了犄角旮旯,但他起码知道,所谓科学、技术,是两码事,想要在技术上取得长足突破,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基础学科研究体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乃至于经济学、政治学等等,朱由榔当然可以开天眼,直接拿出什么牛顿三定律扔给宋应星他们研究。
但那有什么用呢?
科学研究关键在于体系,一环套一环,过程远比结果重要,牛顿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发现了物理规律,还在于他在发现的过程中创造了无数数理工具与方法。
否则,朱由榔倒是能当一个“先知”,可朱由榔之后,谁又能继续开拓呢?所以,他更应该做的事情是引导,关键时候指个路,真正的科学高楼大厦,必须由这个时代的科学家们亲手一砖一瓦,搭建起来。
如果说宋应星他们,是脚踏实地,直接将知识变成技术的工程师,那么朱由榔期待方以智他们,成为仰望星空的先行者,他甚至不在乎这些研究所真的能拿出什么可以应用的成果,因为能进行这种探索本身,就是在为未来培养数理人才。
“格物之学……陛下也知格物之学?”
方以智好奇道
堵胤锡略有回忆地说
“陛下从肇庆的时候,就对这方面挺感兴趣的,之前工部的宋侍郎还给我说过呢,陛下在格物之道上造诣不低。”
堵胤锡让对方不必有心理包袱,回去准备好,后日便要进宫觐见陛下,其实天子以前就好几次提过他的名字,看样子对他挺感兴趣的。
方以智以前在崇祯时虽然是翰林侍读学士,还给崇祯两个儿子上过课,但翰林学士比侍读学士高了好几级,这次天子突然下诏拔擢,兴奋之余还是有些紧张,从堵胤锡这里打听到缘故后,回去马上将自己这些年的研究成果整理复习了一遍。
如同后世要考研或者考公面试的学生一样,反复准备了两天,这才随前来接人的内侍和御前兵马进宫觐见。
科学先驱(下)
高大广阔的紫禁城,却显得比较萧索,人也不多,唯有一队队严肃以待的卫兵矗立。
按照体制,宫城的安全,应该是由锦衣卫负责,但朱由榔把锦衣卫改造成了一个完全的情报机构,不再让它像以前那样还要负责宫禁、护卫、仪仗,乃至于还要给皇帝养小动物之类。
紫禁城的安全保卫工作,朱由榔还是交给了自己的亲信,李景兴,效仿宋代的“御前班直”,建立了御前兵卫司,李景兴担任指挥使,下辖前后左右四个殿前厢,负责守护宫城,还有一个内殿直班,为天子近卫,以及一个仪仗厢,用来典礼之时充排面。
带方以智进宫的是内殿直班的护卫,与两侧宫门站立的殿前厢精壮军士不同,内殿直班的护卫们,不少身上还带有残疾,他们都是当初最早跟随朱由榔的亲兵老卒,忠诚度不言而喻。
明明还是那个紫禁城,但这位天子入住后,仿佛变了个气质,曾经那种浮华与富丽,被一种弥散在空气中的严肃取代。
原本从武楼到武英殿的空地被清理了出来,变成御前兵卫司的校场,文华殿受损严重,还没修复,眼下内阁班子都聚在武英殿办公,每天都能听到宫殿外士卒的训练声,不时天子还会出去跑跑马。